社区文化
一、社区文化宗旨
提高社区文化工作质量,增强社区居民综合素质!
二、社区文化理念
增强邻里交流,复古朴素民风。让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成为沟通心灵的桥梁!
三、社区文化最终成果展望:
1、当人们走进小区的时候,就能听到从空中传来悠扬的背景音乐、看到优雅的自然景观、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仿佛置身于世外桃园之中,心神为之一振;
2、小区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自发、定期地融入到各种活动中来,让小区每个成员都能从中寻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3、不管走到那里,都可以欣赏到各种各样的山水画、名人字画,仿佛置身于美术馆中。
4、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脸上挂满了满足、快乐的笑容,忧愁与这里绝缘。
四、社区文化的硬件建设:
社区文化可分为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社区文化的硬件部分,是潜移默化影响人们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从所周知,现代文明的建设是由具备良好素质的人来完成的,而良好的居住环境,可以促使人们自觉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心理影响是相当重要的,当一个人长期处在良好的环境当中,便会不知不觉地提高自身的素质,而如果每个人的素质都得到了提高,那么整个社区文化氛围自然而然地也就体现出来了。总的来说,社区文化的硬件部分应该包括:
1、 会所,包括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健身房、清吧、茶艺馆、棋牌室、游泳池、乒乓球室、阅览室等;
2、 公共场地,包括公共绿地、道路、大堂、走廊等;
3、 室外健身场所,包括室外健身器材、健身路、室外操场等;
4、 公司配置一整套专业的音响和舞台,这样可以提高管理处社区文化活动的专业性。
对于会所应该尽可能利用其功能,并加强现代化管理;对于公共场地则宜挂一些名人名画,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对于室外健身场所,则应该加以适当引导,形成正确的、自发性的健身氛围。总之,对于社区文化的硬件,应该重在利用,我们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社区文化的软件建设上。
五、社区文化的软件建设:
软件建设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中心组成部分,它包括一系列的活动计划、实施效果及相关管理制度、管理处人员的服务精神、各项活动筹备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居民的参与配合及对公益活动的热心程度。
根据社区文化的活动形式、活动风格,社区文化软件的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五大部分:
(一)体育类
体育类社区文化目的在于通过倡导体育健身的精神,利用小区的各种资源引导小区全体住户参与体育锻炼,进而形成各种自发性组织,从而形成积极、健康、活泼、向上的小区精神。体育类的社区文化适合任何的住宅小区,而且效果明显,影响面广。具体的体育类社区文化活动,包括:
1、成立各种体育俱乐部,定期组织训练、比赛
(1)球类: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
(2)棋类:围棋、象棋、跳棋、军棋等;
(3)牌类:桥牌、扑克牌;
(4)游泳:游泳培训班,游泳比赛;
(5)拳类:太极拳、太极剑等。
2、每年一次,以小区为单位,由公司组织大型体育活动比赛
3、在社区公共场所设置室外健身器材
4、利用国内国际各种体育比赛做体育锻炼的宣传,如组织集体观看重要比赛,挂宣传标语等,增强民众体育健身意识。
(二)文学类
文学类社区文化的定位比较高,主要是利用小区中素质较高的人来组织一些兴趣小组,在这些兴趣小组的带动下,不定期举办一些文学活动,从而吸引更多的住户前来参加活动,通过举办各种文学活动,提高参加者的文学素养和兴趣,最后形成富有特色的小区文化氛围。由于这类社区文化操作比较困难,而且效果很难预测,所以只适合那些住户文化素质较高的小区。具体的文学类社区文化活动,包括:
1、组织互换藏书活动;
2、文学写作兴趣小组;
3、各种兴趣小组:红学会、水学会、西学会、三学会等。
(三)艺术类
艺术类社区文化是内容最广泛,也是实际工作中运用最多的形式,主要通过各种俱乐部的活动来带动全体住户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并形成若干自发性组织。这类社区文化适合任何住宅小区,其主要活动包括:
1、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定期组织训练、汇演、竞赛,可先以各小区为单位,成熟后可加以联合,组成精英团体:
(1)声乐:民乐团、合唱团、独唱团、各地戏曲团
(2)舞蹈:民族舞、街舞、交谊舞、秧歌、腰鼓等,并定期举行训练、比赛
(3)书法、绘画:成立书法、绘画兴趣小组,并将其作品在小区各处展览,年底还可举办免费写春联、画年画活动
(4)摄影:以公司已成立的摄影俱乐部为基础,定期组织成员进行外拍、作品交流展示活动
(5)外语兴趣组:引进外语培训机构进入小区,定期举办外语角、外语沙龙、外语培训等
2、营造社区艺术氛围
(1)将小区各艺术团体成员的优秀作品(书法、山水画等)加以装饰后,在社区公共场所(大堂、会所等)展示,一方面可增加各团体成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增加小区公共场的艺术氛围;
(2)定期组织社区家庭读书活动;
(3)周末露天舞会、音乐会、歌会;
3、节假日举办大型联欢会、文艺汇演、卡拉OK比赛等。
(四)康体类
从意义上说,康体类社区文化是最具有社会效应的活动,不仅可以带动小区住户参与各种社区活动,进而形成一种生活模式,还可以对小区的周边带来一些服务,正因为有良好的社会效应,康体类活动犹如异军突起,在社区文化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这类活动个体包括:
1、提供健身、娱乐场所(室内室外),为小区成员长期开放,并加以必要的辅导
2、定期组织爬山、游园、自驾游活动
3、定期组织美容、健身讲座
5、 定期组织集体体检(最好是免费体检)
6、 暑假组织少年夏令营活动
6、筹建社区健康站,请专家定期或长期提供健康咨询、急救等
(五)经济类
经济类社区文化的目的在于让小区内的住户相互帮助,形成一些商会,定期组织活动,在小区范围内形成一种浓郁的商业气息,并使小区中的每一个住户都能从中受益。这类活动的目的性较强,比较适合以商业为主的商住小区。这类活动具体包括:
1、定期邀请成功人士到小区做创业心得报告
2、成立各种商会
3、定期邀请房地产专家做房地产租售交易介绍,并提供现场咨询
4、定期邀请证券专家做投资、理财报告,并提供现场咨询
5、根据住户的具体需要,举办汽车、名牌家私、艺术品展览活动
六、软件部分具体操作规程:
(一)自发性活动的初步形成
根据以上的分类,建议先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让以下的各种活动形成业主/住户自发性活动,从而可较快地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围:
1、每天17:30-19:00,社区播放背景音乐。
2、在社区公共场所(大堂、会所等)挂书法、图画、摄影(本小区文学团体中的优秀作品),并加以装饰美化。
3、在小区的公共场所(室外)建设室外健身场地,包括健身器材、健身路、游离子呼吸区等。
4、定期(每月)组织社区读书日,让各住户提供自己的藏书出来展览或交换。
5、每天早晨组织老年人晨运(每个小区都已有一定规模的晨运队伍,只要稍加引导就能形成)。
6、组建民乐团,邀请老师到小区来授课,定好每日活动安排,有兴趣的中老年人可自发到指定地方学习或参加演奏,并在重大节假日组织民乐团演出。
7、每周五举办英语沙龙,在有条件(组织者有较强的英语基础和组织能力)的小区可先组织,参加者可以是本小区的所有人,包括成年人、青少年等,也可以把英语沙龙分组举办成儿童英语沙龙、青少年英语沙龙、成年人英语沙龙。
8、每周六、周日举办露天舞会,这个活动需要较多的条件,宜在条件比较成熟的小区举行。舞蹈内容宜灵活多变,可包括交谊舞、健身舞、街舞等。
(二)管理处组织大型活动
除以上住户自发性活动以外,管理处宜因势利导,在重大节日举办一些大型的活动(社区文化风格不同,应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活动),包括:
1、元宵节:板报宣传、游花灯、猜灯谜、儿童趣味游戏
2、三八妇女节:组织小区妇女出外旅游、妇女联欢晚会、集体妇科检查(免费)
3、五一劳动节:青年卡拉OK比赛
4、五四青年节:青年联欢晚会
5、八一建军节:板报宣传、保安员军事表演
6、六一儿童节:儿童趣味游戏、少儿才艺表演
7、中秋节:赏月茶话会、音乐鉴赏会
8、教师节:为小区的教师发慰问品、教师省内游
9、九九重阳节:登山、出游(深圳游、省内游)
10、国庆节:大门摆鲜花、百部爱国电影欣赏会
11、万圣节:化妆舞会
12、圣诞节:大门摆鲜花和圣诞树、圣诞老人派送礼物、电影欣赏会
13、元旦:大门摆鲜花、文艺汇演
14、春节:大门摆鲜花、春节联欢晚会
15、小区入伙日:设备开放日、园林开放日、家庭日等
16、公司纪念日:大型竞赛活动(篮球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并坚持每年举办一次
(三)其他可选补充
1、表扬、奖励成绩优异的学生,表彰、奖励考上大学或研究生的学生。
2、成立小区义工队,定期组织义工活动,义工活动服务对象不仅是小区的住户,还包括小区周边的社区。
3、小区住户结婚时,可适当装饰小区,如送花篮、挂气球等,管理处代表整个小区的住户为新人送上祝福。
(四)社区文化人员配备
1、公司设社区文化部(1人)
主要负责公司各管理处年度社区文化工作计划,组织大型的社区文化活动,协助管理处组织本小区的社区文化活动,监督各管理处执行公司社区文化工作计划的情况,并适时地提出改进建议。
2、管理处设专职社区文化专员(1人)]
管理处设社区文化专员1人,主要负责管理处各项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并向公司社区文化部报告社区文化工作情况,并就本管理处的实际情况提出社区文化工作的建议。
3、管理处兼职人员
管理处经理对社区文化专员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管理处经理以下的其他人员都必须无条件协助社区文化专员开展各项社区文化工作。另外,管理处还应聘请体育、艺术、文学、宣传部门的专业人士担任本管理处的社区文化顾问,以帮助管理处更好地开展社区文化工作。
4、义务宣传人员
管理处的全体工作人员都是本管理处社区文化的义务宣传人员,另外,管理处最好能在本小区内聘请若干名(5名以上)热心公益活动、身体健康并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住户担任本小区的社区文化义务宣传员,集中反映住户的意见,帮助管理处提高活动质量,疏通住户与管理处沟通渠道。
(五)注意事项:
1、在倡导住户组成各团体之前,管理处应先派专人组织早期活动,当活动形成规模时,可民主产生一个组织者,进而让该团体完全形成自发性的组织。其他团体依此类推,从而在小区中形成若干个自发性团体。
2、社区文化的建设进程中,管理处还应借助一切辅助资源,如社区宣传板报、标语条幅、社会各行业资源等。
3、管理处组织的大型活动加上业主的自发性活动,每年不得少于12次。
4、管理处应在年底就将第二年的社区文化策划向全体业主公告,征询业主意见,并将最终形成的社区文化节目表公开,并严格按节目表执行。